13775602470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相关资讯
检测服务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证书展示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相关资讯
检测服务
体系认证
产品认证
证书展示
案例展示
联系我们
常州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万经理,张经理
手 机:13775602470
手 机:18921002897
网 址:http://www.czjttest.com
邮 箱:czjttest@126.com
地 址: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通江大道391号
相关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相关资讯
2023-11-09
“三同”元素亮相义博会,助力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以“汇聚小商品铸就大市场 再创新辉煌”为主题的第29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上,浙江省12家企业“三同”产品、2家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首次亮相。“三同”的全称是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是指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在同一生产企业生产既能满足境外特定目标市场要求又可内销的产品。近年来,浙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统一大市场等决策部署,结合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省建设,全力推进“三同”工作,深入开展“三同百县千品万亿”行动,在杭州滨江、余杭、宁波、义乌、台州温岭等地开展综合试点,并大力实施“三同”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在淘宝天猫、网易、方寸间电商平台开设专区。目前,浙江“三同”产品从食品农产品领域拓展到一般消费品、工业品、化妆品、文创产品等领域,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省累计“三同”产品达1679种,企业1001家,线上“三同”产品累计销售超10亿元。此次参展的“三同”企业中,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晴雨伞开发、设计、生产、销售集于一体制伞的企业。过去,产品主要销往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国,如今,通过打造自身品牌“RST”迅速打开国内市场。9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了解星宝伞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情况后,评价说:“你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参展的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中,方寸间是一家运营30年的外贸企业面向国内市场所做的一个零售品牌,今年3月份获批浙江“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通过抖音平台“方寸间-好运之家”账号,将近30年出口到欧美的好产品,以“三同”的标准给中国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高性价比商品。
2023-11-08
上海部署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近日,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虚假认证、非法从事认证、检测活动、买证卖证、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此,提醒企业买假证,遭处罚。严重违法将上失信企业名单!贪小利,铸大错。认证证书合法申领不容有误!要获取认证证书,企业应向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申请认证,待认证机构按规定流程进行审核并评审合格后,方可获得。1.向具备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发起申请;查询具有认证资格的机构信息请认准官方平台;2.认证机构开展认证审核评审3.评审通过后发放认证证书。企业在获取认证后,可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cx.cnca.cn)查询并确认证书的合法有效性。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依法严厉打击认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市民如发现违法行为可拨打12345、12315举报,维护好市场秩序,守护好信任传递。
2023-10-27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调研督导广东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
2023年10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姚雷一行赴广东调研督导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召集人、副局长高国盛陪同调研。调研组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座谈会,听取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公安厅关于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调研1家认证机构,现场指导推动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姚雷对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公安厅迅速响应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工作部署,部门协同联合推进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认证是传递信任、有效促进市场交易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强有力的认证制度支撑。广东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是规范认证服务行业发展、维护市场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广东经营主体数量庞大,经贸活动活跃,认证服务需求旺盛,带动了认证服务行业持续快速发展,规范认证服务市场秩序的任务更加繁重。一要强化部门协同发力,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密切配合,建立重要信息及时通报、重大问题联合会商、重大案件线索提前介入、重大案件联合执法的沟通协调机制,综合运用市场监管“工具箱”和公安技术侦查等手段,一体推进专项整治行动。二要集中力量查办案件,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加强问题线索排查和监测,集中“火力”查办一批具有标志性的虚假认证违法犯罪案件,形成多方联合、多维打击的威慑效应。三要突出长效机制建设,针对查处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一批具有指导意义的执法办案工作指南,推动虚假认证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四要加强专项行动宣传,借助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和推进情况,及时公开违法案件查处信息,发布一批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提高专项整治行动的影响面和震慑力。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成员、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大要案处负责同志,广州市市场监管局、阳江市市场监管局、广州市海珠区市场监管局、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公安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和现场调研。
2023-10-26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调研督导安徽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
2023年10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姚雷一行赴安徽调研督导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召集人、一级巡视员丁祖权陪同调研。调研组分别在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肥西县市场监管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安徽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调研2家认证机构,查阅了机构人员管理、认证活动过程控制、风险管理制度等档案资料,深入了解认证机构资质符合性、证书审核等情况,指导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姚雷对安徽省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质量认证作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是保障产品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传递市场信任,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构建统一市场的基础性制度。要充分认识质量认证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当前质量认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形势,全力推进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秩序,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质量认证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一要聚焦问题导向,重点关注问题较为突出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过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等方式取得资质的认证机构、列入经营异常目录和总局认证监管系统D类风险名单的认证机构,加大对资质申请材料造假、买卖认证证书、伪造认证档案记录和资料、超范围认证等违法行为监督检查和执法查处工作力度。二要统筹线上线下,集中清理网络交易平台出现的“当天出证/报告”“直出证书”“不送样检测”“确保通过”等涉嫌虚假认证、虚假宣传信息,依法关停相关虚假网站和非法网站,切实规范认证活动网络营销,从源头治理虚假认证交易。三要增强工作合力,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协同度,推动建立健全监管执法高效协作、案件线索共享互通、重大问题联合会商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认证领域违法犯罪打击治理效能。四要总结经验成果,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打击一批虚假认证行为,查处一批违法犯罪典型案件,曝光一批非法机构,关停一批虚假宣传非法网站,公布一批行政处罚和行刑衔接典型案例,推广整治行动经验做法,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虚假认证专项整治常态化,确保认证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安徽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肥西县政府、肥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2023-10-25
富硒产品认证行业标准发布现场活动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
10月18日,富硒产品认证行业标准发布现场活动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卫健委、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活动由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主办,赣州市市场监管局、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富硒产品认证协调工作组承办。活动现场,宣读了《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发布公告,成立了“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富硒产品认证协调工作组”,发布了富硒产业认证行动计划倡议书,并颁发了首批富硒产品认证证书。来自20余家认证机构、10余个富硒农业优势产区共同签署《富硒产品认证行动倡议书》,倡议共同推动富硒产品认证行业标准实施,共同保障富硒产品认证质量,共同践行富硒产品认证“五统一”(统一标准、统一实施规则、统一标志、统一管理平台和统一追溯防伪),共同开展科普宣贯,培育富硒产品企业和公共品牌以“优质优价”提升产品和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活动期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对《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进行了解读,介绍了富硒产品认证官方网站和富硒产品认证管理溯源平台。富硒产品认证机构代表、富硒农业优势产区代表围绕富硒认证试点工作,赣州市就富硒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认证认可行业标准是富硒产品认证领域的第一个行业标准,由国家认监委在2018年立项。中国农业大学联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认证机构、产区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富硒产业相关方,在国家认监委指导下,广泛征求专家和行业相关单位意见,结合富硒产业特点,历时5年研究制定。《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的发布,将充分发挥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引领作用,进一步规范富硒产业发展,促进富硒农产品供给质量提升,提振消费信心,带动富硒产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品质化发展。陕西、江西等十余个富硒农业优势产区代表、21家认证机构代表和富硒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共计150余人参会。
2023-10-23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公布 实施质量认证 “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项目入选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对外发布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的实施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项目作为“民生及民心相通类项目”入选。近年来,国家认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稳步扩大市场监管领域制度型开放,充分发挥质量认证国际贸易“通行证”作用,指导各地方和有关单位,围绕助力双循环畅通、解决产业急需、惠及当地民众、填补制度空白等目标,着力打造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国家认监委对外发布首批12个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优秀案例,涉及电子电器、机械设备、防爆电气等多个领域,形成一批促发展、解民忧、接地气、聚人心的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优良实践。国家认监委将以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质量认证国际合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23-10-17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统筹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各认证机构,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市场监管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建设,优化制度供给,规范认证实施,全面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二)工作原则1. 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坚持系统谋划,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顶层设计,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建设。2.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目标导向,充分调研各地区、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际需求,提升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供给水平。3. 政府推动、市场协同。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有效激发相关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认证检测机构等创新能力,形成政府和市场协同高效的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发展格局。4. 强化监管、优化环境。坚持规范发展,进一步完善认证监管机制,持续加大监管力度,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市场环境。5. 面向国际、打造品牌。坚持开放合作,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高水平接轨国际,培育国际知名认证品牌,向国际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方案。(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直接涉碳类和间接涉碳类相结合、国家统一推行与机构自主开展相结合的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分步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碳相关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等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完善绿色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各类制度协同促进、认证市场规范有序、应用采信范围广泛、国际合作互认互信的发展格局,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质量认证技术服务。 二、重点任务(四)加快建立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结合碳减排、碳清除、碳披露等发展需求和标准建设情况,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低碳化转型要求,建立健全以排放核查为基础的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在产品层面有序建立国家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统一制定认证目录、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识,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逐步开展产品碳足迹等碳标识认证;在组织、服务等层面逐步建立碳相关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制度。(五)统筹协调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产品、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对提升碳达峰碳中和治理能力的支撑作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力,统筹完善现有的绿色产品、能源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认证制度,针对不同对象科学组合、综合运用,形成“一揽子”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六)规范涉碳类认证规则备案加强认证机构涉碳类认证规则备案管理,针对认证规则的合规性与科学性,进一步明确备案要求,加强质量评估,规范和引导认证机构自主研发面向市场、科学合理的涉碳类认证制度。(七)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大力开展涉碳类认证技术研究,鼓励认证机构与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紧密协作,针对产品、组织、服务等不同认证对象,创新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绿色低碳认证项目,增加认证制度供给。(八)开展认证试点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与行业先行先试,以实践为基础,在重点领域和成熟行业率先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碳中和认证试点,为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建设积累经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头雁效应”,在重点领域创建一批质量认证服务行业和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的示范工程。(九)建立认证评估机制建立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机制,从先进性与适用性等方面确定量化指标,定期评估体系建设、实施与应用效果,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十)推动认证结果采信充分发挥认证认可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建立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认证采信机制。鼓励企业、集团和社会组织等在集采评价时将认证结果作为评价指标项。推动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向获证企业倾斜,通过碳普惠机制培育消费者低碳行为,引导国际贸易、行业管理、市场采购、社会治理等多领域广泛采信认证结果。(十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立足国情实际,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国际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涉碳类认证规则和相关认证依据标准的制定与衔接工作。积极培育认证国际化人才和从业机构,支持具有国际市场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证机构参与国际合作互认,打造国际知名的认证品牌,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三、保障措施(十二)强化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涉碳类认证评价活动的规范和引导,加大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和认证有效性抽查力度,推动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提升。依法查处认证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失信信息并依法依规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保障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规范有效实施。(十三)加强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相关标准化机构、认证从业机构、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大认证依据标准研究力度,提高绿色低碳技术基础研究水平,促进认证技术创新发展,加强绿色低碳认证人才培养,为碳达峰碳中和认证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十四)加大宣传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引导各地区、各行业积极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通过质量月、质量认证宣传周、世界认可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对公众绿色低碳科普教育,普及认证基础知识,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推动合力,引导社会各方主动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2023-10-11
多家国际组织报道中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一百万家活动
9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举行“中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一百万家”宣传活动。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1261家认证机构,累计颁发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证书361万余张,获证组织突破100万家。中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突破一百万家,这是中国质量认证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新时代质量认证工作的新起点,中国质量认证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及零部件合格评定证书互认体系(IECEE)、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电气安全认证体系(IECEx)、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互认体系(IECRE)等多家国际组织对此表示祝贺并在官网进行了报道。
2023-10-10
认证机构的认可信息可在这个权威平台查询啦
想查询认证机构是否获得了CNAS认可?或者想查询获证组织的证书上有没有CNAS标识?从9月底起,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查询啦!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简称:认E云)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建设的官方查询平台,在认证结果、从业机构、从业人员等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统一、权威、全面的信息数据查询服务。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从业机构”和“认证结果”栏目中,均增加了“具有CNAS标识”这一查询条件。在查询时勾选“具有CNAS标识”,获得CNAS认可的全部认证机构名录,以及获得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组织名录,都会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1261家认证机构,累计颁发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证书361万余张,获证组织突破100万家,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获得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252家,获认证认可机构颁发有效的认证证书达到165万余张。
2023-10-09
我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突破一百万家
9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行“中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一百万家”宣传活动。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蒲淳出席宣传活动并讲话。我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突破一百万家,这是我国质量认证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新时代质量认证工作的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质量强国战略的推动下,我国质量认证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成效显著。通过质量认证,有效提高了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质量认证创造的价值,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受益,助推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认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局之要务”,以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为导向,加快完善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要围绕强国建设目标,不断提升质量认证工作成效,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优化质量认证专业服务,推动各方共同参与,不断扩大质量认证社会影响,努力开创新时代质量认证工作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我国质量认证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40多年发展,已构建起与国际全面接轨的中国特色质量认证体系,质量认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所有产业门类,并向政府监管、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认证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事认证服务的机构数量增长6倍,颁发各类认证的证书数量增长3倍,获得认证的企业数量增长1.5倍。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1261家认证机构,累计颁发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证书361万余张,获证组织突破100万家,位居世界前列。活动上发布了《中国质量认证发展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特邀单位,以及认证认可领域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从业机构、获证企业的代表参加活动。
2023-10-08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
2023年第18号为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的通知》(安委〔2022〕10号)文件精神,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电动自行车》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电动自行车》(CNCA-C11-16:2021)同时废止。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依据新版规则和已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要求,制定对应的认证实施细则并向国家认监委备案。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应按照新版规则实施认证及颁发证书。此前已经颁发的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认证证书转换工作采取到期换证、产品变更、标准换版等自然过渡的方式完成。
2023-10-07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23年“服务认证体验周”活动
为让公众真实感受服务认证对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增强服务社会的社会认知,9月20日上午,江西省市场监管局、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共同举办以“优化服务供给 推动服务发展”为主题的信息安全服务认证体验周活动。企业代表、社会民众、新闻媒体和省、市、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在江西智慧云测安全检测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大家参观了公司成果展厅、实验室检测环境、设备以及检测流程,听工作人员讲解芯片、终端及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自身存在的脆弱性以及各种抵御威胁的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在座谈交流环节,参会人员查看了公司认证资料,详细了解信息安全服务认证步骤和方法。企业代表介绍公司发展情况,以及获得信息安全服务认证后在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通过参观体验,大家充分认识到认证服务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国内外安全形势变化以及数字经济兴起,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作为新生力量,需求日渐旺盛,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23年8月底,全省共有服务认证证书1498张,与上年同比(下同)增长23.2%;涉及获证组织792家,同比增长13.8%。其中,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119张,与上年同比增长46.9%;获证组织53家,与上年同比增长60.6%。
1
2
...
7
8
9
10
11
...
71
72
共862条 72页,到第
页
确定
CopyRight
©
2013 常州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5009843号-1
百度一下
关闭
13775602470
18921002897
工作日:8:00-18:00
周 六:9:00-18:00
QQ在线
QQ在线